11月5日,由安徽省翻译协会主办、安徽三联学院承办的“译路同行 皖美翻译”标识语译写问题与对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公共标识语译写领域的实际问题,汇聚全省翻译界专家智慧,共商对策,共绘安徽翻译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安徽省、合肥市外事办有关领导,浙江外国语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省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翻译行业、相关企业嘉宾及我校师生代表等300余人现场参会。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委员、文学部部长占海文主持。
常务副校长、安徽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江秀丽致欢迎辞。她指出,作为安徽省首所民办高校,安徽三联学院近三十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淀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特色,为本次研讨会的顺利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江秀丽强调,“译路同行 皖美翻译”是翻译界的共同愿景,学校期待与专家学者、兄弟院校及业界同仁深化合作,为安徽翻译事业贡献“三联力量”。

安徽省翻译协会会长徐鸣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对我校精心筹备本次会议表示感谢,并强调了全球化背景下规范公共标识语翻译的重要性。他还特别介绍了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安徽省城市公共标识语汉英翻译规范实践研究》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会学术报告及研讨由安徽省翻译协会副会长许俊农主持。学术报告环节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特邀嘉宾杭州市规范外语公共标识语领导小组专委会主任、浙江外国语学院赵伐教授结合杭州、郑州实践经验,围绕标识语翻译与标准化建设系统阐述了处理地标与国标、统一性与多样性、归化与异化等关键关系的原则与方法。我校周骞教授汇报了学校承担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实践研究项目进展与成效。安庆师范大学陈水生教授深入剖析了地名翻译的核心争议,并提出功能导向、中英双显等解决方案。安徽省翻译协会顾问、资深翻译家王冀皖系统梳理了从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到2022年《地名管理条例》的地名标准化历程。交流研讨环节中,巢湖学院何后蒋老师就法律术语翻译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积极互动。

本次学术研讨会汇聚省内外翻译界权威专家与同仁,围绕公共标识语译写的实际难题与解决路径,展开了深入而务实的交流。会议充分彰显了安徽翻译界的责任与担当,对推动我省翻译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也对我校翻译专业的内核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撰稿:鲁雪梅 摄影:常雨豪 周海睿 编辑:任玥)


皖公网安备 340123020003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