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12日,以“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为主题的“中国社会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中南大学举行。安徽三联学院董事长、安徽省社会学会副会长余皖生应邀参加会议,并在学术年会分论坛上作了主题发言。参加本次学术年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及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1600余人。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在开幕式上强调,2015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还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本次学术年会的意义重大;经济新常态阶段的到来,对中国社会学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新的任务,也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空间。
我校董事长余皖生在学术年会分论坛中作了题为“从安徽三联学院看安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与成就”的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说到,1996年中央提出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安徽三联学院成立于国家提出“民办非企业单位”概念的第二年,是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校,学校自办学以来始终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实行非营利性办学,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学校办学十八年来,特别是升本七年来,在探索民办高校管理体制、开展扁平化管理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研及协同创新能力、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业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指出,在中央和安徽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安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较为良性,但相较于发达地区,安徽民办非企业单位机构数量少、结构也需优化。他建议,安徽应进一步扩大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优化结构;强化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身能力建设;同时希望地方政府能出台更多创新支持政策。(撰稿:操晓峰 编辑:隋欣)